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,规划面积4.16平方公里,2012年被纳入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以科技创新、文化创意、数字经济为方向,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科技服务业为主导,数字创意与设计和新一代视听产业为特色的“2+2”产业发展新格局。2022年04月11日“大兴新媒体产业基地”认证“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”。
大兴区,隶属北京市,位于北京市南郊,介于北纬39°26'~39°50',东经116°13'~116°43'之间,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,总面积1036.33平方千米。大兴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,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分明。
截至2020年6月,大兴区辖8个街道、5个地区、9个镇,另辖3个乡级单位,区政府驻兴丰街道;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,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,大兴区常住人口为1993591人。
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经济情况
2021年,大兴区地区生产总值1461.8亿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56.4%,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.6亿元,比上年增长10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778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63.3%;第三产业增加值669.2亿元,比上年增长5.6%。三次产业构成为1.0:53.2:45.8。
财政
2021年,大兴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4.0亿元,比上年增长12.9%,其中税收收入78.5亿元,非税收入35.6亿元。从主要税种看企业所得税29.7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26.1%;增值税23.7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20.8%;房产税9.7亿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8.5%。
固定资产投资
2021年,大兴区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887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.8%。其中建筑安装工程投资394.2亿元,比上年增长4.6%。分产业看,第二产业投资额86.4亿元,比上年增长50.1%,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的比重为9.7%。其中制造业投资额72.3亿元,比上年增长64.4%;第三产业投资额799.7亿元,比上年下降0.1%,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的比重为90.1%。
人民生活
2021年,大兴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454元,比上年增长8.6%。从四项收入构成看,工资性收入36701元,比上年增长8.9%;财产净收入9172元,比上年增长12.4%;转移净收入5738元,比上年增长4.3%;经营净收入1843元,比上年增长0.6%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663元,比上年增长11.8%。
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第一产业
2021年,大兴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.8亿元,比上年增长7.5%。其中农业产值21.3亿元,比上年增长27.9%,蔬菜及食用菌产量45.9万吨,比上年增长24.2%;林业产值9.4亿元,比上年下降20.3%。截至2021年,大兴区拥有农业观光园46个,年接待65.6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50.9%;观光园总收入1.0亿元,比上年增长28.1%。
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第二产业
工业
2021年,大兴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54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48.2%。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670.6亿元,比上年增长437.0%;现代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896.0亿元,比上年增长233.7%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084.8亿元,比上年增长155.3%。
重点行业中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1595.4亿元,比上年增长5.6倍;汽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214.9亿元,比上年下降6.4%;食品制造业、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工业总产值52.0亿元、25.6亿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14.0%、11.4%。
建筑业
2021年,大兴区建筑业总产值580.4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2%。其中在北京地区产值213.7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6%,占建筑业总产值的比重36.8%;在外埠产值366.7亿元,比上年增长14.3%。本年签订合同额1624.1亿元,比上年增长32.5%,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776.9亿元,比上年增长17.4%。
北京大兴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
航空
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4年12月26日动工,于2015年9月全面开工,时名“北京新机场”。2018年9月14日,机场定名为“北京大兴国际机场”。2019年9月25日,机场正式投入运营。
公路
截至2021年,大兴区公路里程2934.9公里,其中国道211.7公里,省道213.4公里,县道407.6公里,乡道1004.9公里。按公路等级分,高速公路196.1公里,一级公路168.0公里,二级公路484.4公里,三级公路387.5公里,四级公路1699.0公里。